嘉義縣「比劃比畫」太保美術館,是嘉義縣唯一的畫廊,2025年首檔藝術展「與美為友」特展,邀集國內外6名藝術家展出。其中,旅美畫家張亦文的〈春之祭〉,曾受邀於美國洛杉磯癌症醫學中心展出,溫暖許多癌友的心。
「比劃比畫」是由嘉義出身的葉貴美於1998年在台北創辦,2023年葉貴美返鄉在故宮南院附近成立「比劃比畫」太保美術館,成為嘉義縣第一間畫廊,並提供咖啡服務,讓喜歡藝文的民眾可以在美的氛圍中啜飲意式咖啡。
畫廊執行總監戴可君是葉貴美的女兒,也是一名國際鑑價師,去年她主辦「嘉義美術再發現-日治時期地方美術史」研究,探討日治時期嘉義地區美術發展的多元面貌;今年首檔特展,延續生活美學的道路,以「與美為友」滋養生命內涵。
戴可君表示,「與美為友」取自日本戰後文學家暨收藏家白洲正子的隨筆集《縁あって》首篇〈美を人生の友とし〉,白洲正子認為「藝術品不是供人鑒賞的東西,而是可以相伴、一起交心暢談的人生之友」,因此特展取名「與美為友」。
特展邀請白俄羅斯籍藝術家安德烈.奧思塔修夫(Andrey Ostashov)、台裔美籍畫家張亦文、印尼畫家哈山(Hassan)、峇里島藝術家蘇本納(Supena)、台灣藝術家陳正勳、王德合等6人展出。
其中,旅美畫家張亦文展出多幅壓克力創作系列,包括曾受邀在洛杉磯癌症醫學中心展出的〈春之祭〉,以及〈處世如花.見者歡喜〉、〈福滿天飛舞花〉、〈覺意妙華.智慧朵朵〉等系列作品。
戴可君指出,張亦文是前監察委員陳翰珍的外孫女,從小就跟身兼作家、慈善家的外祖父學習書法,因此畫中有東方書法的韻味。
張亦文因母親罹患帕金森症,在陪伴母親藝術治療過程中,她發展出獨特的畫法語言,使用流體壓克力的色彩交融,玩轉東方書法的筆勢,呈現出獨一無二的畫面。
戴可君表示,張亦文創作的系列作品,受到佛家智慧的啟發,帶有療癒與光的力量,可以撫慰人心。除了藝術創作,張亦文也積極參與慈善事業、受邀演講,並致力推動教育、健康及福祉與心靈永續創作。
來自白俄羅斯的安德烈.奧思塔修夫,雕塑作品獨具風格,作品獲白俄羅斯國家博物館、白俄羅斯當代美術館、西班牙馬拉加藝術博物館等典藏,曾獲俄羅斯藝術家創作者聯盟頒發「美術貢獻獎」。
奧思塔修夫以不同時代、不同民族傳說作為創作背景,形塑出屬於自己的神話世界。他的作品「東方詩情」與「歐洲古韻」可以相生相連,精煉純熟的銅雕作品,讓欣賞者重新理解「兩個世界合一」的概念,揭示許多當代藝術性的問題。
來自印尼出峇里島的蘇本納,受知名木雕藝術家父親I Ketut Muja薰陶,從小學習傳統木雕,然而他卻偏好繪畫,從小拜師油畫家習畫,被譽為峇里島的現代主義抽象大師。他的創作深受峇里藝術文化影響,曾獲南美祕魯、聯合國文化美術獎,作品獲多國美術館、博物館典藏。
蘇本納具備完美精準的寫實功力,卻只發表抽象作品,喜歡描繪對峇里島民具有神聖意義的火山,但火山在畫面中常只占一半,另一半透過技法營造空靈的氛圍,觀者常能直接感受藝術中的哲學意涵,並在心中產生愉悅的共鳴。
同樣來自印尼的哈山,則是自幼受油畫家父親多尼約瑟夫(R.Tohny Joe Soef)的影響,他的作品豪放不拘,展現花、魚、水、山、樹的自然魅力,這次展出以「花」為主題,從畫中可以看到哈山下筆時的灑脫,以及豪情的處世性格。